游客发表
这个贷款不仅灵活方便,可以随借随还,利率也比一般的经营贷低一些,对于我们十分友好
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指导农户救灾复产。其中,借助农友圈开展防灾救灾服务41次,指导帮扶55个需求。
这是农户使用后最普遍的评价。根据每种作物的受灾情况,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救灾复产技术指导措施,对确实需要改种的,提出了相关种植建议。据统计,自四月份雨灾以来,全省共派出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村乡土专家超2350人次,深入受灾较重的114个乡镇一线指导,派发蔬菜种子2320份,防疫人员现场采集畜禽样品检验453份,联合肇庆市等地市供销社为160余户300多名群众派送生活物资、肥料、排涝水泵等农资及农机具。在典型村服务方面,农业科技特派员登记服务典型村91次,服务471人次,范围包括11个地市20个县区的62个典型村A组09:30出发 【明发江湾温泉大酒店→皖东农业→绿缘科技→农业嘉年华展馆→文松宴会中心】 B组09:35出发 【明发江湾温泉大酒店→绿缘科技→农业嘉年华展馆→皖东农业→文松宴会中心】 C组09:40出发 【明发江湾温泉大酒店→农业嘉年华展馆→皖东农业→绿缘科技→文松宴会中心】 2. 请随身携带代表证,乘车时请服从安排,在会务人员引导下乘车,无证不予接待。
蔬艺高科馆:该馆以和县蔬菜产业特色和文化为基础,以无土栽培为载体,场馆分为蔬韵传承、蔬科天地、 蔬创园地三个部分,展示示范现代高效蔬菜生产,推广蔬菜优新品种、科研成果与技术专利,引领现代蔬菜产业 发展。05 交通天气 大会在 南京南站 (P1停车场)、马鞍山东站(客运站停车场)、滁州站(站前广场停车场)和南京禄口机场(T1停车场)安排接站,有需要的参会嘉宾可前往指定地点搭乘接站摆渡车。四是持续出台水稻、柑橘、瓜类作物、蔬菜、香蕉等作物复产技术指导措施等指导性文件,加大指导力度。
如今,农友圈已成为一些农户的常用的技术指导工具。仅今年4月份,农友圈登记农技服务就达461次,覆盖人群1409人次。截至目前,全省各地专家在农友圈平台累计开展服务登记17333次,服务里程超18万公里,服务18739人次。操作简单易学,上手快。
同样是4月下旬,广州市增城区有农户在农友圈反馈,自家稻田被淹,希望专家能够现场指导。接到农户的需求反馈后,韶关市业科技推广中心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韶关分院组建了一支防汛救灾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队伍前往受灾农户和生产企业开展灾后技术指导工作。
(前五名) 农友圈平台对各农业产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超77%服务集中在种植业,包括水果、蔬菜、粮食、茶叶等广东优势特色产业。其中,解决需求共7013次。技术攻关型服务22次,集成推广27个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韶关市沃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洪灾中遭受重创,春种作物受灾情况不容乐观。
农友圈让抗汛救灾更加精准 作为连接农业科技特派员与农户的纽带,农友圈一键式下单的体验,让农户称其为农业界的嘀嘀软件。目前,该平台服务已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的95个县区。最终,结合实际情况,农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建议农户,及时施药预防细菌性病害和迁飞性害虫,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施肥。为加快农友圈的推广应用,分布在全省的农业科技特派员也会不定期的组织相应的培训会进行农友圈的操作推介。
同时,农友圈平台逐步开放农业技术服务、先进适用品种、技术集成推广和应用、产业技术攻关、防灾减灾等服务主动登记式积分,并针对性制定项目扶持激励措施。来自清远、韶关、惠州、肇庆等地的农户纷纷在农友圈上留言,寻求技术支持。
继续加强抽水,尽快排掉田间积水,并全面疏通排灌沟渠,确保雨后能迅速排掉积水。我们也希望通过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带头作用,激励更多的人服务到‘百千万工程的建设中去。
通过农友圈平台登记解决461个需求,累计处理和技术指导各类受灾作物超15300亩。针对农机具损坏,及时更换零部件,做好机械抢修。经现场观察了解,该农户240亩稻田被浸,30亩稻田被水冲走。据悉,农友圈是依托粤农技微信小程序,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建成并运营,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农技服务,为农技专家精准对接生产基地需求和农户问题打造的公益性线上服务平台,已成为百千万工程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服务典型村、拓展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热门工具。广州市增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短短一个月,农友圈就登记农技服务461次。
对年度优秀服务机构或科研专家、乡土专家等在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形成的能够推动解决关键共性产业技术需求,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具备明确的目标和实施路径的项目推荐入库,并优先给予扶持激励。发布各类技术指导措施文章浏览达4.5万次。
尤其是在今年的防汛救灾复产中,农友圈的作用更是凸显。韶关是农业大市,也是本次洪涝灾害受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凭借精准对接服务的特点,农友圈在助力农业救灾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激活农技人员服务乡村新动能 农友圈平台依托粤农技微信小程序打造。
当前,广东多地降雨还在持续,记者从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了解到,下一步,广东将持续开展救灾复产工作。全省各地专家在农友圈平台累计开展服务登记17333次,服务里程超18万公里,服务18739人次。在近期统计的服务次数排行榜中,广州、湛江、梅州服务次数名列前三。线上录制水稻、畜禽、水产等11个救灾复产技术短视频,浏览量超32万次。
对被冲毁无法恢复的田块,及时清表整地,改种适宜作物,弥补灾害损失。根据专家有效解决需求的服务次数、是否现场服务、服务满意度情况,形成每次需求对接服务积分。
三是充分发挥农友圈平台解决水涝减灾和技术需求作用,就近的农业科技特派员通过平台、短信接单,跟进指导服务。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作者】任亚航 【来源】南方农村报、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赵飘飘。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灾区指导农户救灾复产。
近期的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等给广东各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加强灾后技术服务指导,保障农业安全生产有序进行,韶关、清远、肇庆、东莞等地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分赴各地受灾农户、家庭农场和生产企业开展灾情调查和技术服务指导。据悉,为了更好激发队伍的内生动力,广东建立积分机制的激励措施,通过对专家在农友圈解决农户需求问题进行积分制管理,专家个人积分可累积至所在管理机构积分,建立县区、机构、专家三类服务排行榜并作多种形式表扬激励。一是持续组织科研院所专家、农技推广人员、乡土专家,组建防汛救灾复产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分产业有序前往汛区指导救灾复产。同样,分布在各地的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在接到农户需求后,快速响应,就近服务,分赴受灾地区,开展灾情调查和技术服务指导。
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指导农户救灾复产。其中,借助农友圈开展防灾救灾服务41次,指导帮扶55个需求。
这是农户使用后最普遍的评价。根据每种作物的受灾情况,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救灾复产技术指导措施,对确实需要改种的,提出了相关种植建议。
据统计,自四月份雨灾以来,全省共派出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村乡土专家超2350人次,深入受灾较重的114个乡镇一线指导,派发蔬菜种子2320份,防疫人员现场采集畜禽样品检验453份,联合肇庆市等地市供销社为160余户300多名群众派送生活物资、肥料、排涝水泵等农资及农机具。在典型村服务方面,农业科技特派员登记服务典型村91次,服务471人次,范围包括11个地市20个县区的62个典型村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